相传很久以前,因自然灾害,土地干旱,颗粒无收,农人食不果腹,以吃树皮、草根为食,饿得奄奄一息。某日,一饥民因几日未进粮食,饿得昏昏沉沉,睡梦中,一白胡子老头飘然而至,饥民见此跪拜,得神仙点化:门棵树,取其叶捣碎,以水冲之,即可食用,可充饥、解暑。饥民醒来后,跑到门前,果然见到一蔸树叶,取来后捣碎搅拌掺入碱水,做成冻状豆腐,吃到嘴里,滑溜爽口,顿感精神倍增,饿感顿消。因受神仙点化,故取名为“神仙豆腐”。
神仙树,学名长柄臭柴(Premna puberula),豆腐柴属,马鞭草科,落叶灌木。叶片纸质,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8—12厘米,宽4—6厘米,有清香气味。其根、茎、叶可入药,具有清热、消肿止血疗效。叶富含果胶,民间常作豆腐原料。其豆腐暗绿色,润滑可口,清香宜人,具有清热、润肺、、通便、养颜之功效。雪峰山中多有分布,洞口人称“鸭屎木”者也。
传统的“神仙豆腐”的制作过程如下:
1、采摘绿色的神仙树叶子,把残叶、病叶、树梗去掉,并用水洗净;然后将神仙树叶子放入载有适量饮用水的容器中,用手搓或研磨至糊状。
2、将已成糊状的神仙树叶连汁一起倒入纱布中,收拢挤出汁液。
3、取适量草木灰,用饮用水溶解,倒入刚才过滤树汁的纱布内过滤,冲入之前过滤好的树汁中。叶子汁和地灰水约按3:1的比例。
4、马上将混合液体搅拌均匀,静置一段时间后,汁液便凝固起来,新鲜的“神仙豆腐”就做好了。
5、制作好的神仙豆腐色如翡翠,呈半透明固体。用刀片切成小块后,根据个人口味,添加适量的糖(或剁椒)和醋,即成为一道绿色美食,吃起来味道清新爽口,清香味浓,具有退火,清凉之功效,是夏天消暑降温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