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定义: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ISO定义:耐火度不低于1580℃的非金属材料及制品。
1)按耐火度分类:
A、普通耐火材料 耐火度为1580~1770℃。
B、耐火材料 耐火度为1770~2000℃。
C、耐火材料 耐火度为大于2000℃。
2)根据形状和尺寸分类:
A、标准型 230×114×65mm
B、普通型 不多于4个量尺,(尺寸比) Max:Min<4。
C、异形 不多于2个凹角,(尺寸比) Max:Min<6:1;
或有一个 50 ~ 70°的锐角。
D、特异型。(尺寸比) Max:Min<8:1 ;或不多于4个凹角;或有一个 30 ~ 50°锐角。
3)从外观分类:
A、砖制品:烧成砖、不烧砖;
B、散状材料。
4)按化学属性分类
大致可分为酸性耐火材料、中性耐火材料、碱性耐火材料。
化学属性对于了解耐火材料的化学性质,判断耐火材料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与接触物之间的化学作用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5)按化学矿物组成分类
此种分类法能够很直接地表征各种耐火材料的基本组成和特性,在生产、使用、科研上是常见的分类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意义。
(1)硅质耐火材料
含SiO2在90%以上的材料通常称为硅质耐火材料,主要包括硅砖及熔融石英制品。硅砖以硅石为主要原料生产,其SiO2含量一般不低于93% ,主要矿物组成为鳞石英和方石英 。
(2)硅酸铝质硅酸铝质耐火材料是由Al2O3和SiO2及少量杂质所组成,根据其Al2O3含量不同可分为:1、半硅质耐火材料(含A12O3 15-30%)2、粘土质耐火材料(含Al2O3 30-48%)3、高铝质耐火材料 (含A12O3>48%)(3)镁质耐火材料镁质耐火材料是指以镁砂为主要原料,以方镁石为主晶相,MgO 含量大于80% 的碱性耐火材料。镁质制品: MgO 含量 ≥87% ,主要矿物为方镁石;镁铝质制品:含MgO >75% ,Al2O3含量一般为7-8% ,主要矿物成分为方镁石和镁铝尖晶石(MgAl2O4);镁铬质制品:含MgO>60%,Cr2O3含量一般在20%以下,主要矿物成分为方镁石和铬尖晶石;
镁橄榄石质及镁硅质制品:主成分:MgO,第二化学成分为SiO2。镁橄榄石砖比镁硅砖含有更多的SiO2,前者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镁橄榄石,其次为方镁石;后者的主要矿物为方镁石,其次镁橄榄石 ;镁钙质制品:此种镁质材料中含有一定量的CaO,主要矿物成分除方镁石外还含有一定量的硅酸二钙(2CaO•SiO2)。(4)白云石质耐火材料以天然白云石为主要原料生产的碱性耐火材料称为白云石质耐火材料。主要化学成分为:30-42% 的MgO和40-60% 的CaO ,二者之和一般应大于90% 。其主要矿物成分为方镁石和方钙石(氧化钙)。(5)碳复合耐火材料碳复合耐火材料是指以不同形态的碳素材料与相应的耐火氧化物复合生产的耐火材料。(6)含锆耐火材料含锆耐火材料是指以氧化锆(ZrO2)、锆英石等含锆材料为原料生产的耐火材料。含锆耐火材料制品通常包括锆英石制品、锆莫来石制品、锆刚玉制品等。
(7)特种耐火材料特种耐火材料又可分为如下品种:碳质制品:包括碳砖和石墨制品;纯氧化物制品:包括氧化铝制品、氧化锆制品、氧化钙制品等;非氧化物制品:包括碳化硅、碳化硼、氮化硅、氮化硼、硼化锆、硼化钛、塞隆(Sialon)、阿隆(Alon)制品等;6)其他分类方法按生产工艺,可分为烧成制品、熔铸制品和不烧制品。
7)外观分类
1、砖制品:烧成砖、不烧砖
1.1烧成砖
通过高温烧结得来的制品。
结合方式有:陶瓷结合、直接结合、半再结合和再结合
1.2不烧砖 通过低温热处理得来的制品。结合方式有:水合结合、化学结合、粘附结合、聚合结合和凝聚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