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
一般称文殊师利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佛之胁侍,分别表示佛智、佛慧之别德。所乘之狮子,象征其威猛。 人物背景文殊菩萨形象 代表聪明智慧,文殊菩萨又称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法王子。
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应化道场为山西五台山。
晚期的文殊造像,明显的倾向是程式化,这也是帕拉晚期造像的整体趋势。此时的文殊造像多头戴宝冠,发型和饰物与其他菩萨包括印度教造像的饰物趋同,早期常见的三髻垂发和具有特征的项饰出现频率降低。在人物比例上,往往四肢比早期显得修长,紧绷的肌肉呈现出一种紧张感和隐含的动感。由于个性化的饰物以及发式逐渐变得不明显,文殊手中的持物成为识别其身份方式。
千手观音菩萨为什么会一直保留下来呢,这是观音菩萨形态所展示的大功德,大智慧所导致的,人们对菩萨有着天生的敬畏之心,很多作品都是反映的是世人对于观音菩萨的敬爱,而千手观音体现的是观音菩萨的神通,已经观音菩萨体察民情,知晓民间疾苦,这与封建社会人们渴望得到官员,帝王的关注是一个道理,这是一种比较无奈,也是一种十分无助的心情和期盼。就在这种期盼中,千手观音甚至可以作为主神摆放在寺庙中,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这种形态的观音多受人欢迎。
千手观音全称千手千眼菩萨,又称千眼千臂菩萨,是佛教六观音。
千手千眼观音的造像有两种,一种是真塑造1000只手,每个手掌心中一只眼,千手的排列犹如开屏似的排在观音身后。另一种是以42只手代表千手,除两只手合掌外,左右各有 20只手,每只手代表25只,象征1000只手,手上各有眼睛,分别执各种法器。这张澳门印制的邮票就是后一种造像的演变。
千手观音是观音菩萨的一种化身,菩萨共有六种化身,千手观音就是其中一种,主要度化地狱道众生。
观音菩萨随类化身而示现种种不同的身分,如鱼篮观音、送子观音、白衣观音、足踏观音、八臂观音、十六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据说观音共有三十三法相),这是大家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