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绛彩瓷的画师大多是文人,他们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有些人甚至是的书画家。这些文人画师在创作浅绛彩瓷时,不仅注重瓷器的实用性,更注重其艺术性和文化内涵。他们运用自己的绘画技巧和文学修养,将诗词、书法、绘画等艺术元素融入到瓷器中,创造出了具有特艺术风格的浅绛彩瓷作品。因此,浅绛彩瓷的画师通常是文人,他们的创作不仅体现了瓷器的实用性,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文人的审美情趣。
浅绛彩出现在道光晚期,同治到光绪时期达到了顶峰。浅绛彩到民国初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浅绛彩衰落有内外两方面的原因:外因是,外国进口的洋彩,由于颜色鲜丽,很快吸引了景德镇的绘瓷艺人,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早年很多人都曾经画过浅绛彩,后期亦都转用新粉彩了,民国初期新粉彩逐渐代替了浅绛彩;内因是,浅绛彩瓷多为文人画师所绘,其文化气息浓郁,但对画师的艺术修养要求很高,要能诗善画,这就决定了其率不高,不利于其长足发展。浅绛彩瓷直接在瓷器上作画,不用玻璃白打底,这样更容易脱彩,不利于长期保存。到民国初年,浅绛彩瓷便已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为粉彩所代替。
由于浅绛彩是“瓷器上的国画”,所以鉴定时,除了一些瓷器的鉴定方法外,也可借鉴一些书画的鉴定方法。浅绛彩瓷画一般多为名人所画,有自己特的画风,都落有题字和题款。这样我们在鉴定时,就可以从画风到题字、题款和同一画师的已知作品一一对比,很容易鉴定出真伪 。浅绛彩瓷器的款识主要有四种,即干支纪年款、堂名款、作者姓名款、印章款等,鉴定时这些款识一定要和真品对照。题诗和画风,要注意其构图、线条、设色等方面是否准确到位。
民国 浅绛彩山水人物方瓶
尺寸:高36cm
估价:RMB 620,
成交价:RMB 713,000
拍卖公司:北京翰海
浅绛彩瓷器是由文人主导创烧的彩瓷品种,也是中国画和瓷器的结合。由于浅绛艺人则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多数兼善山水、人物或花鸟,因此浅绛彩瓷器的主题大多围绕山水花鸟,此时文意趣在瓷器创作达到高峰。
浅绛彩瓷器以其特的浅绛色调和细腻的绘画技艺而,通常采用传统的釉下彩绘或釉上彩绘技法,表现出的工艺和别具一格的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然而浅绛彩瓷器的风格太过写意,对于普通人来说,没有那么高的文化修养对它还是欣赏不来,于是浅绛彩瓷器也就繁荣了一阵子。
清光绪 浅绛彩人物象耳瓶
尺寸:高:43cm
估价:RMB 8,000
成交价RMB 1,207,500
北京翰海四季(第87期)拍卖会
在以后的“月圆会”、“珠山八友”中,有几位在清末就崭露头角的瓷画艺术家成为了这种“新粉彩”的奠基人和者。就在这几位“新粉彩”奠基人和者成为“新粉彩”画派先导的同时,他们在瓷器上的彩画作品也为清代景德镇彩色瓷艺术增添了后一抹余晖。
0世纪七八十年代,国内在文物商店中有许多这类浅绛彩瓷器,当时许多人都不认识这类瓷器,国家博物馆和民间都少有收藏。文物店在销售中几乎是成批的销售。
后来,少数人意识到了它的收藏价值,开始有选择地收藏。上个世纪90年代后,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人们对这类瓷器的认识,浅绛彩瓷的价格开始不断升温。现如今,精美大家之作的浅绛彩瓷器已经不能小看了,看看拍卖成交价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