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室型泵房的特点是泵房下部有与前池相通的湿室(即进水室),故称湿室型泵房。该泵房一般分为两层,下层为进水层,称为进水室,水泵叶轮淹没于水面以下直接从进水室吸水;上层安装电动机和配电设备,称电机层。有时采用封闭的有压进水室,则泵房分为三层,下层为进水室,中层为水泵层,上层为电机层。
湿室型泵房按其下部结构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墩墙式、排架式、箱式等多种形式。墩墙式湿室型泵房的优点是每台泵有单的进水室,水流条件好,进水室可设闸门和拦污栅,便于单台水泵检修。
设计时一般应遵循下述原则:
①在满足设备安装、检修和运行的前提下,内部布置紧凑合理,尺寸小。
②在遇到不利荷载组合时,能满足泵房整体稳定要求,构件符合强度和刚度要求,水下结构部分应满足抗裂和防渗要求。
③满足通风、散热、采光、防火和低噪音的要求。
④材料省、投资少、整齐美观。
开泵前的准备工作:
①检查吸、排水管路及阀门是否处于完好状态。
②检查虹吸管路阀门是否开关灵活。
③检查水位浮标是否灵活。
④检查轴承内润滑油是否适当。
⑤检查填料函是否正常。
⑥用手转动联轴器有无时轻时重及摩擦碰撞情况。
⑦检查真空泵引水系统情况是否完好。
⑧检查供电设备、电器开关、电动机是否正常。
泵房内部布置:
1)水泵应尽量设计成自灌式,应设置抽气或灌水装置。在不可能或不经济时才设计成抽吸式。抽吸式泵房山
2)水泵机组的布置间距要求见图7—21和表7·30。
3)水泵机组的布置应尽量整齐,紧凑,以便于管道敷设和检修。
4)配电和起动设备,可设在机器间内,但好设在地面平台上,以便在较好的环境中进行操作。图7-21 水泵机组布置间距示意水 泵 机 组 间 距(米) 表7—50电动机种类电动机容量(千瓦)
5)机器间地面应有坡度和集水坑。积水可用手摇泵,喷射器或用接至水泵吸水管的支管等排除。
6)机器间内应设置洒水栓。
7)水泵基础,一般应高出地面0.1米以上。
8)机器间的小净高,在无起重吊车时应不小于3米;有起重吊车时,吊起物底部与吊运通道上固定物体顶部的净空应不小于0.5米。
水泵房内应设排水设施,尽量考虑能直接靠重力排至室外排水管网。若为地下室水泵房或室外排水管网标高低于泵房排出管标高时应设置污水提升设备。水泵房内常用的排水设施是排水沟加集水井,经潜污泵提升排至室外排水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