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5050
清道光粉彩福庆连绵双耳莲花口瓶
高31cm
成交价
RMB 7, 820, 000
题识
「大清道光年制」款
北京保利十二周年秋季拍卖会
拍卖专场 瑰映如茵II-玫茵堂暨欧美名藏盛,朝御窑隽品
Lot5438
清道光 御用黄地粉彩轧道“万寿节令”膳碗(一对)
直径14. 9cm
成交价
RMB 1, 840, 000
题识
“大清道光年制”款
北京保利拍卖2022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
拍卖专场 十面观止-诸家藏重要明清陶瓷
本品宫碗式样,造型典雅端重,胎釉具佳。外壁于黄彩轧道地上开光,内绘折枝花卉图,取以菊花为主体,花朵姿态各异,下皆有灵芝相配。开光间以海水折枝仙桃字带为饰,寓意万寿无疆。碗内亦以青花绘有同样寓意的画面,碗心开光内绘福山寿海、灵芝青竹,内壁分绘四组青花花卉纹。全器设色丰富多彩,组成万花献瑞、万寿无疆之意,具有鲜明的年节喜庆色彩。底以青花书“大清道光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据记载,此类宫碗系按乾隆皇帝旨意烧造的御用器物,并于宫廷节令当天使用。
道光在为期间爆发了世界的鸦片战争,清代制瓷工艺也是一个很大的转折点同时也是中国进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历史时期,在社会动荡的情况,官窑民窑的产量和质量都明显下降减少。道光瓷器明显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尚存乾隆嘉庆时期的风格,官窑器中规中矩,而后期多粗俗,少有。
胎体上道光时器的胎体粗松厚而笨拙,釉面不均匀、不平整,与胎体的结合不紧密,普遍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波浪釉”的特点,底足除个别处理精细规整之外,大部分过底足处理不精细,前朝的“泥鳅背”底足已经十分少见。
粉彩是道光瓷器中的主流,除白底粉彩器外,所见有各种开光粉彩,如珊瑚红地粉彩、绿地粉彩、抹洪地粉彩等,而且往往是和描金工艺结合。道光时期官窑绘工,但纹饰缺乏细腻的感觉。道光的民窑彩绘布局杂乱,施彩薄而欠鲜艳。线条呆滞,纹饰上色彩时而漫出线外的现象,艺术成就不高。
道光时期青花瓷器的款识。
道光时期官窑青花瓷器的款识大多是“大清道光年制”六字楷书款。
要注意的是不画双圈,笔法有力度,写的非常规整。
这个时期还比较流行堂名款,有名气的堂款是“慎德堂制”,因为“慎德堂制”堂名款是道光皇帝的堂名款。
虽然是堂名款,仍然是官窑瓷器,并且是好的官窑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