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鉴定法基于古代手工铸造的特点。中国古钱均为手工铸造,每枚都有细微差异。若发现多枚钱币完全相同,分毫不差,则可能是现代机械仿制品。收藏者应熟悉各时期钱币的标准特征,通过对比钱文风格、笔画细节、边廓形态等发现异常。
古钱币作伪手法多样,常见的有翻砂法(用真钱作母钱、自刻样钱或改造普通钱作母钱)、改刻法(利用流铜改刻、直接阴刻文字或改刻原有文字)和嵌补法(挖补、拼合等)。了解这些作伪手法有助于针对性鉴别。收藏者需多看实物,多向请教,积累实战经验,才能有效降低"走眼"风险,享受古钱收藏的真正乐趣。
古钱币价值评估体系是交易的基础。根据市场实践,古钱币价值构成可分为四大要素:稀有度(占40%)、品相(30%)、历史背景(20%)和书法工艺(10%)4。以2023年中国嘉德春拍为例,一枚存世仅3枚且品相达到MS63的"咸丰元宝当千"以368万元成交,其正是源于的稀有度和完好的品相4。稀有度取决于存世量、铸造时间和历史地位,如宋钦宗"靖康通宝"因在位时间短且宋亡于金而传世极少;品相则按国际标准分为从Poor到MS70等多个等级,评级币通常比裸币溢价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