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量化与高强度需求:冲压-机加工复合工艺在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航空航天(蜂窝结构件)领域应用增长。
柔性制造升级:非标模具快速切换(<15分钟)与机加工多品种适配能力结合,推动多材料、小批量定制化生产。
注:冲压与机加工并非替代关系,而是根据产品特性(批量、复杂度、成本)形成互补的制造体系。
2025年冲压件行业基础知识体系(结构化整理)
冷冲压加工:在室温下利用模具对金属/非金属板料施加压力,使其分离或塑性变形,形成所需形状的零件34。
材料:板材/带材/管材(如钢、铝、不锈钢等)
模具:决定零件精度和生产效率的核心工具
设备:压力机(含自动送料装置、导向系统等)
工艺优势:、高一致性、材料利用率高,适合大批量生产
分离工序:
冲裁:封闭轮廓分离材料(如落料、冲孔)
切边:切除毛坯多余边缘
成形工序:
弯曲:通过中性层控制实现角度变形
拉伸:将平板毛坯拉延成空心件(如灯罩、汽车覆盖件)
翻边/翻孔:侧向冲压形成凸缘
精密金属五金制品是以不锈钢、铝合金等高强度材料为核心,通过多工位冲压、CNC精密加工及激光切割等工艺制造的微型化功能组件,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如传感器外壳、连接器端子)、5G通信(射频屏蔽罩、散热基板)及医疗器械(手术器械关节件、植入物固定件)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