蒴果近球形,长6-7毫米,宿存花柱长约5毫米,斜向挺出。花期3-4月,果期6-7月。
该种的小枝,叶和大花黄杨相似,但花序及果实明显不同。[
大叶黄杨喜光,稍耐阴,有一定耐寒力,在淮河流域可露地自然越冬,华北地区需保护越冬,在东北和西北的大部分地区均作盆栽。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微碱土壤中均能生长,在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迅速,分枝也多。
可采用扦插、嫁接、压条繁殖,以扦插繁殖为主,极易成活。
硬枝扦插在春、秋两季进行,扦插株行距保持10厘米×30厘米,春季在芽将要萌发时采条,随采随插;秋季在8-10月进行,随采随插,插穗长10厘米左右,留上部一对叶片,将其余剪去。插后遮阴,气温逐渐下降后去除遮阴并搭塑料小棚,翌年4月份去除塑料棚。夏季扦插可用当年生枝,2年生枝也可,插穗长度10厘米左右。
园艺变种的繁殖,可用丝棉木作砧木于春季进行靠接。
压条宜选用2年生或更老枝条进行,1年后可与母株分离。
苗木移植多在春季3-4月进行,小苗可裸根移,大苗需带土球移栽,不需特殊管理,按绿化需要剪成形的绿篱或单株,每年春、夏各进行一次剪修。 经修剪者,其枝条抽生极易,以维持一定树形。
防治方法:
(1)检疫措施防治:异地购苗时,一定要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手续,防止害虫人为传播。
(2)加强园林养护管理:通过养护管理,创造不适于介壳虫生存的环境条件。实行轮栽,及时清园,将落叶、杂草、病虫枝等集中烧毁,减少越冬害虫虫口基数,合理施肥,增强植物抗性。合理修剪,使其通风透光,改变介类生存环境,削弱其繁殖力,减少危害。
(3)药剂防治:虫口密度不高时,可用软刷蘸少量敌敌畏加水(1:50至100倍液)抹杀。若虫盛发期,喷施洗衣粉柴油乳剂;150至200倍苦楝油乳剂;1%苦参素1000至2000倍液;2000至2500倍大力杀,每隔10天左右喷药一次,连喷3次。
(4)保护寄生蜂等天敌。